全网没有一个人讲清楚如何找用户痛点
今天来分享一个比较重要的主题,怎么找到用户的需求痛点? 当然用户的需求和痛点,可能很多人会和你说用各种表格分析,数据采集啥

今天来分享一个比较重要的主题,怎么找到用户的需求痛点?
当然用户的需求和痛点,可能很多人会和你说用各种表格分析,数据采集啥的,其实今天要分享的,不是这些。
答案在问题之外。
一、什么是需求?什么是痛点?
可能有很多人不会注意到一个细节,就是需求和痛点是不同的。
要理解需求,首先要有特定场景。
简单一句话,就是:在...背景下,...想要达到什么目标/解决什么问题。
这个也可以叫做是人们想完成的「任务」。
在确定的场景里,人们才会把抽象的感觉确定为具体的需求。场景不同导致解决方案的不同,具体需求要在特定的场景下才会被直观地呈现出来。
需求:需求是基于场景提出的解决方案。需求不追求最好的解决方案,只需要比较合适的解决方案。(治标)
你有一块面包,用户饿了,你的面包就能卖出去,饥饿就是需求。
但是饿了,不一定非要吃面包,面包不一定是最优解。
理解下这两句话:
“客户不是要买电钻,而是要买墙上的那个洞”
“赚钱不是需求,用钱换取的资源才是需求”
痛点:痛点是用户迫切需要满足但市场不能充分满足的需求,可以理解为现有的解决方案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需要最佳解决方案。(治本)
所以有这么一个逻辑线:任务-需求-痛点
那还有所谓的痒点和爽点。
痒点的重点是满足虚拟自我。那些满足人类痒点的产品,更多的是产品身上附着的人的潜在精神幻想。
爽点的重点是即时满足。
拿微信这个产品举例:
痛点是孤独,微信的通讯功能解决了孤独;
痒点是欲望,微信的朋友圈很好地解决贪婪、虚荣、好色、窥探等人性;
爽点不是简单的需求,经过不满足再到满足会有爽的感觉,通讯录——很久不聊天的朋友突然找你的时候,红包——老板红包抢了几次终于抢到的时候,朋友圈——发了好几次朋友圈,终于有人点赞的时候。
• 痛点=基本型需求。用户必须及时解决的问题。
• 痒点=期望型需求。是在基础需求基础上的“增值服务”。
“痛点→痒点是消费升级的表现”
• 爽点=兴奋型需求。满足基本需求之外的创造性功能。
痒点和爽点,我们暂时不管,这里说出来,只是大家在找痛点和需求过程中,不要不知不觉找到痒点和爽点上去了。
痛点,是基于需求之上,给到用户最好的一个方案,现实落地中,只要你能满足需求,那就有价值交换,你能解决痛点,那就有更大的价值交换。
二、怎么找需求和痛点?
刚刚我们梳理出来了一条逻辑线:任务-需求-痛点。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任务。
任务就是我们日常要完成的一些事情,包括真实发生的事情,也包括虚拟的精神性任务,有结果有目的。
举个例子,我要打扫卫生,要发朋友圈,要和朋友聊天,这些都可以称为任务。
痛点和需求是人们在完成一件任务的时候发生的,如果没有「任务」的进行,用户是不会产生需求和痛点的。
所以为什么我开头就讲了,答案在问题之外。
举个例子,假如一个人,目的是减肥 20 斤。但是这个过程中的阻碍是,自己没法坚持运动,自己没法克制自己吃垃圾食品,自己不知道用什么方式减肥,自己不知道天天怎样吃才是健康的,想要减肥时间安排不过来等等。
但为了能更快更高效地减到 20 斤,他就产生了希望找到教程或者方案这种需求。
但如果一个人,并不是那么想减肥,那么即使方案摆在面前,那他也不会产生痛点,也不会产生需求。
所以任务、需求、痛点,他们三者是这样一种关系:需求和痛点,都是在用户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产生的。
所以所有的重心,都应该先放在任务的研究上面。
在开始说用户任务之前,还需要有两点重要的思维认知。
1、用户群体要先细分,毕竟每个群体的任务是不同的。
2、任务是用户自己切身想要完成的那些事。
这两点非常重要,也是我们之前已经分享过的板块,用户用你的产品,是因为他们要利用你的产品,来完成他们自己的任务。不是因为你的产品好才用的。
因为用户要完成自己的任务,又因为你的产品正好可以帮助他们完成任务,所以用户才会用你的产品。
但是太多太多的创业者,都在用错误的因果思维来做生意,他们认为,把自己的产品做得足够好,服务足够到位,就一定会有人用。但现实常常是事与愿违的,原因就在这里。
那一个人,一辈子里面,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任务,那我们要怎么去判断,我们要优先去解决哪个任务?
原则1:针对不同场景,优先解决紧急的(比如育儿和阅读,明显育儿会更紧急)
原则2:优先选带有情感型+功能型的任务,而不是纯粹功能型任务。
这里简单说一下:
功能型任务,就是一些实实在在发生的事情、工作或问题,像吃饭,打扫卫生,赚钱这种都算。
情感型任务,就是比较虚的那种,分为和外界人际关系有联系的和自己专属的。
和人际关系有联系的呢,就比如酱香拿铁的爆火让人人都想分享,比如买昂贵包包满足炫耀虚荣心就是负向的想获得别人认可的一种方式。
自己专属的就是跟他人无关,是追求个人的成长和自我实现的一些行为,比如阅读、听音乐、旅行、运动,都是。但是你把这些体验分享出去了,又变成社会型任务了。
我们针对用户任务做产品时,一般都是以功能和情感组合的方式来体现。
如果你针对你的目标用户,按那两个原则做完任务分析,那自然而然会出现对应的痛点或需求。
所以接下来,要对所有能发现的痛点和需求,进行罗列。
有时候痛点和需求是一对正面和反面。
因为用户有不想要的东西,自然而然就有想要的东西。痛点就是不想要的,需求就是想要的。
这时把对应的痛点和需求都分类,确认下哪些是必须解决的痛点,哪些是必须满足的需求。
最后根据对用户的重要程度,和自身的条件,来确定我们要解决哪一个痛点。
按照这么一个流程下来,找到用户痛点,方向就不会出错。
(更深层次链接➕:493835932,围观朋友圈,添加请备注来源,朋友圈屏蔽、加了也不打招呼的朋友别添加我,送你3w字知识付费创业心法手册)